吮指習慣發病較高,幾乎每個兒童在嬰兒時期都有吮吸手指的行為,以吮吸拇指為多見,它在嬰幼兒時期居於一種正常的神經反射,在2~3歲以前均可視為正常生理活動,4~6歲後多數嬰兒隨著年齡的長大,活動範圍逐漸增加,吮指習慣漸漸為其他活動所取代而自行消失,一般不產生不良作用。
如繼續出現便可視為不良習慣,由於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處,會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導致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出現圓形的間隙,稱為開膾,由於吮吸作用長久持續,口內氣壓降低,加上頰部肌肉的壓迫作用,會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拇指壓在硬齶上,還可使其凹陷,阻礙鼻腔向下發育。
吮指習慣多由複雜的心理因素引起的無意識行為,疲倦、饑餓、不安全感、身體不適等均可導致幼兒吮指習慣,年齡稍大的兒童,吮指行為本身及其所形成的牙措畸形,特別是由此而引起他人的譏笑和責難,可能引起某種程度的心理傷害。
吮指習慣的兒童年齡比較小,因此在糾正這種不良習慣時應注意保護兒童的心理健康。必須注意,不能採用責備和嚇唬或打罵的方法,因為這樣做將增加患兒的不安全感和孤獨感,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而且對患兒的心理健康發育不利。其實有的年齡較大的兒童已經意識到不應吮吸吮指,而且希望不這樣做,但是做不到,這時正確的指導或恰當的治療可獲得良好效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