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牙齒是人體組織中最為堅硬的器官。但剛形成的牙齒並不硬。它需要一個鈣化的過程。大約在懷孕4個月時,乳牙開始鈣化(請記住,此時正是孕婦首次感覺到胎動!好像在提醒:“媽媽,我的牙齒開始鈣化了,可要注意補鈣),最早的鈣化牙齒是乳牙的門牙。到胎兒第7個月時,20顆乳牙都在鈣化之中。牙齒的形成與鈣化是同步進行的。隨著牙齒的逐漸發育成熟,牙齒硬組織中的無機質也逐漸增多,有機質慢慢減少。在胎兒出生時,乳牙釉質中的有機質含量約為15.4%~22.3%,但到乳牙發育完成後,乳牙釉質中的有機質僅含0.5%〜0.9%。因而母體充足的鈣源是乳牙良好鈣化的前提。任何原因造成的鈣、磷供應不足或代謝紊亂,都會使牙齒的硬度受到影響。孕婦此時應注意鈣的適當補充。
牙齒是由牙冠與牙根組成的。當經過上述步驟完成牙冠的發育後,就開始長牙根了。有意思的是,牙根形成的最初目的是幫助牙齒萌出。牙根就在牙冠的位置上生長發育的。因而,牙根每形成1mm,牙冠就向上運動1mm,直至牙齒全部萌出。當然,牙齒萌出後,露在外面的僅是牙冠,牙根深深地紮進頜骨裏面,使牙齒牢固不搖。
牙齒形成及萌出和牙胚的發生是個連續的動態過程。自牙尖突破黏膜進入口腔,至與對頜牙完全咬合,這段時間最易使牙齒發生咬合異常。因為在這時期,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周附著並不牢固,牙槽骨也比較疏鬆,容易受外力的影響。吸吮手指、咬嘴唇等習慣,都可使牙齒發生移位畸形。如果已經出現牙頜畸形,就必須在兒童時期進行矯正,否則效果就不太理想。
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乳牙的數目、大小和牙周組織的力量等,都已不能適應長大了的頜骨和增強了的咀嚼力。乳牙從6歲開始,陸續發生生理性脫落,到12歲左右就全部為恒牙所代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