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隙感染也稱蜂窩織炎,是指口腔、頜骨周圍、顏面及頸上部化膿性炎症的總稱。化膿性炎症彌散時稱蜂窩織炎,感染局限則稱為膿腫。頜面間隙感染的途徑多來源於牙源性感染,如根尖周炎、冠周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如淋巴結炎、頜下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按引起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可分為化膿性炎症和腐敗壞死性炎症兩種。化膿性感染的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桿菌;腐敗壞死性感染的細菌主要是厭氧菌。在間隙感染中,常見的是頜下間隙感染,咀嚼肌間隙感染,最嚴重的是口底間隙感染。
臨床表現頜面部感染多為急性炎症表現,病情發展很快。全身症狀與機體抵抗力和致病菌的數量、毒力有關。輕者全身無明顯反應,重者可有發熱、畏寒、頭痛、全身不適等。頜面感染處有明顯紅腫、脹痛、皮溫高、觸之發硬、有觸痛,甚至跳痛,皮膚發亮,捏不起皺褶,並伴有功能障礙如開口或吞咽困難等。如有腐敗壞死性感染可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血液中白細胞總數升高。
治療應根據引起頜面間隙感染的致病菌種類和不同間隙的感染及病人情況,選用有效的治療方法。
(1) 局部治療:炎症早期主要是消腫、散瘀、止痛,可外敷如意黃金散或六合丹,也可用超短波,紅外線理療。
(2) 切開引流:如局部已化膿,應及早切開引流,但對不同的間隙感染切開引流的部位及方法亦應有別。
更多牙齒問題歡迎諮詢我們,提前預約免掛號費,免排隊,睇牙有優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