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頜竇底提升的術式分類
按照手術徑路,上頜竇底提升技術可分為上頜竇側壁開窗法和經牙槽突上頜竇底提升法。兩種方法技術上各有特點和適應證方面各有側重,開窗法優點是在直視下操作,可靠性高,提升範圍和高度充分且準確、可控性好,缺點是創傷大,因此主要適用於上頜竇底嚴重骨萎縮以及複雜上頜竇底解剖形態等情況;經牙槽突法優點是創傷小,手術耗時短•缺點是盲探下操作,提升範圍和幅度有限,上頜竇黏膜穿孔不易預防和發現,因此主要適用於輕度骨高度不足、上頜竇底較為平坦等情況。採用經牙槽突法進行上頜竇底提升時,一旦發生上頜竇黏膜破損,解決這一併發症可靠而有效的手段是即刻改用開窗法提升上頜竇底黏膜並對破損處加以修補。因此,在開展經牙槽突法上頜竇底提升之前應熟練掌握開窗技術,以防止可能出現的黏膜穿孔併發症,做到從技術上予以充分準備。
上頜竇底剩餘骨量與種植時機選擇
牙種植體實現骨結合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種植體保持理想的初期穩定性。根據牙種植體植入時機,上頜竇底提升術分為同期牙種植和延期牙種植,種植體能否獲得足夠的初期穩定性是選擇種植時機的一個決定因素,它由上頜竇底剩餘牙槽突高度和骨質所決定。大量臨床文獻證實,剩餘骨高度在4〜5mm以上是同期種植的適應證,如果低於4〜5mm則應採用延期種植法,即上頜竇底提升5〜6個月後再進行種植體的植入,這是目前國際學術界普遍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然而,近年有個別學者報導了剩餘牙槽突高度小於4mm同期種植成功的臨床研究,但是最後結論還需要進一步的大樣本、多中心、嚴格實驗設計的臨床研究加以證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