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存在上頜竇,上頜後牙在缺失以後,常常伴隨牙槽突高度不足。除病源性、廢用性等因素導致牙槽突萎縮以外,長期後牙缺失上頜竇腔逐漸擴大也是造成剩餘牙槽突骨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上頜後牙區曾一度被視為牙種植的禁區。
美國醫生Boyneand James於1980年在JOral Surgery雜誌上首次介紹了以牙種植體應用為目的的一種上頜竇底植骨術,該文章成為上頜竇底提升技術的首篇文獻,然而在此之前另一位美國學者Tatum醫生業已正式在會議公開報導了類似術式。具體的技術方法是採用上頜竇根治術手術入路(Cald well-Luc方法),在保護上頜竇黏膜的前提下行上頜竇外側壁(前外側壁)開窗,剝離並抬起上頜竇底黏膜,同時植入自體骨,增加上頜竇區牙槽骨高度,該方法初步奠定了上頜竇底提升開窗技術的技術雛形。在隨後的數年間上頜竇底提升術得到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技術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1996年由骨結合學會發起並組織了一次重要的專家討論會,基於對過去10年臨床文獻的系統回顧性分析,重點討論了上頜竇底提升術的技術基礎和技術要點等議題,會議肯定了它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認為該項技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種植臨床成功率。基於循證醫學研究手段,近年的一些文獻回顧分析進一步證實了它的安全和有效性,得出了以下結論:①牙種植體在上頜竇底植骨區的存留率與自然骨床相類似。②粗糙表面種植體的存留率明顯高於光滑表面種植體。③選擇不同植骨材料對粗糙表面種植體的存留率未表現出不同的影響。
1994年Summers報導了上頜竇底提升的另外一種經牙槽突微創新技術,具體方法是採用特製骨鑿(osteotome),在初步製備種植窩的基礎上,敲擊沖起上頜竇底骨壁,逐步充填植骨材料並推至上頜竇底,在液壓原理的作用下,上頜竇底黏膜被完整抬起,同期植入種植體。將其命名為充填植骨的骨鑿上頜竇底提升技術,而目前通常引用沖頂技術或經牙槽突沖頂技術這一名詞,亦有人簡單將其稱為Summers技術。伴隨技術方法的不斷完善,上頜竇底提升經牙槽突沖頂技術已被證實是一項有效、可靠的外科技術,能夠確保種植體獲得理想的存留率。該技術是利用特製骨鑿向上頜竇充填植骨材料的同時,產生液壓力,均勻作用到上頜竇底黏膜上而將其抬起。
在上述技術原理的基礎上,近年出現了一種新型球囊技術,區別於經典的上頜竇底沖頂技術,該方法利用插於上頜竇底的球囊經注水逐漸擴張進而均勻抬起上頜竇底黏膜,然後在抬起區黏膜下充填植骨材料。由於技術原理的差異,與傳統沖頂技術相比,球囊技術能夠獲得更高和範圍更大的黏膜提升。然而,該技術才剛剛起步,目前還缺乏足夠的臨床資料證實它的可靠性。
推薦閱讀: